​网红极化意公子:“苏轼镇压人民论”半年不改错与“设套”苏学家的底气

2025-08-04 18:23:23  来源:
分享到:

3500万粉丝网红意公子在《人生得遇苏东坡》一书中写苏轼“镇压人民反抗”的常识错误,自2025年2月,已被学界和媒体质疑半年,至今不回应不纠正,数十万册畅销书广泛传播。

 

11

 

千万粉丝加持的底气是什么?常识错误不用纠正?虚假宣传不算大事?质疑专家上人肉搜索?发声的苏家后裔赶紧去测DNA?!

从知识性失范到伦理性失范,网红拒绝纠正的沉默,涉嫌伪造专家身份背书的欺骗,身肩全国政协委员忽视民意的冷漠,构成对受众知识尊严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二次伤害。

呼吁各方联合发声,督促意公子打破沉默,公开修改错误,并删除书籍“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审核”虚假宣传语。

 

12

 

2025年8月,盛夏。在南京江宁区机场,蔚蓝书店的显著位置,意公子的《人生得遇苏东坡》绿色封面很醒目。打开书中夹的小册子,密州部分写着苏轼“镇压人民反抗”。

“苏学界专家和媒体已经报道这是常识错误,半年了,为何还没改?”

“出版社没有说有问题啊,一直在正常进货”。

  同样在江宁,940年前,公元1084年的夏末,结束黄州被贬生涯的苏轼来这里停留约一个月,与王安石“和解”,写下“从公已觉十年迟”。多年后海南被贬归来,他还“宽恕”了施害者章惇。花甲苏轼给章惇儿子的信嘘寒问暖,被林语堂评为最具人道主义的信之一。

 

13

 

  靠讲苏东坡出名,斩获3500万粉丝,跻身全国政协委员的意公子,深谙坡仙宽恕之道。并自我和解,内化成“出版新经济学”,越荒谬,越畅销。摸索出“网红实用舆论学”:越沉默,越安全。

自2025年2月,多位苏学专家公开批驳意公子常识错误,众多媒体报道,一度上热点。半年里,意公子不回应,不发声。粉丝们纷纷声援她:“抄错了不是她的错”,“不要给意公子制造乌台诗案!”“专家老学究文章蹭意公子热度!”

吊诡的是,公开发文质疑意公子“苏轼镇压人民反抗”的是中国的苏轼研究会副会长李公羽,而意公子的书扉页打着:“中国苏轼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清泉审核”。

刘清泉老师回复:“我审稿意见署名是:四川省苏轼研究会副会长。我与意公子没有交集,是果麦联系我的。”他早就不在中国苏轼研究会,民间说法中国苏轼研究会,也无正式注册。

有人评价,这样的虚假宣传,是公然伪造学术信用凭证,将专业权威异化为营销道具。

但无论如何,这是出版界少有的荣光。装帧精美的硬皮绿书《人生得遇苏东坡》,第一天卖出3万册,各平台销售数据以“万”为单位增速。意公子多场直播吆喝着:“中国苏轼研究会专家审核”,“扛书册的巨型海报到河南苏东坡墓”,书底打着“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”,侧封印着“人间有味是清欢”。

 

14

 

一、千万粉丝护体的“人道主义”:半年沉默,不改错又奈何?

 

  2025年1月8日,苏轼诞辰纪念日,四川眉山的东坡老宅三苏祠成了意公子售卖专场。联系活动的旗号是轨迹地联动直播,实际贯穿的是电商卖签名新书《人生得遇苏东坡》。

到了2月,一位厦门网友在公号发文《意公子写苏东坡,错在哪里?》发现相关错误,随后多位网友跟进,苏氏宗亲组织呼吁,苏学专家发文分析。

中国的苏轼研究会李公羽副会长公开发文《意公子指苏轼主张“镇压人民反抗”于史无据》,其中指出,《论河北京东盗贼状》没有一字提及镇压人民,强调苏轼实际上表现出对民众困苦的同情,并提出减轻赋税、整顿吏治等建议,而非主张镇压,建议宽松政策解决,满满民本思想。

其中还提到,意公子在纪录片《定风波》发言多处错误、黄州赤壁直播尬聊被吐槽,侃侃而谈的文化光环是做了医美?新书多处错误,把学界考证非苏轼写的《庐山烟雨浙江潮》写了一章等。

很快,多位苏学界专家周裕锴、朱刚等等公开批驳,封面新闻、大河报、新黄河、观察网等媒体报道,此事一度上热搜。

 

15

 

“苏轼镇压人民反抗”一说法来自上世纪80年代曾枣庄等人出版的《苏东坡全集》阶级观点。四川大学周裕锴教授认为,镇压人民反抗”随着时代变迁已经被修正。苏轼主张的“保境安民”与“镇压人民反抗”存在本质差异。

评论员石述思认为,这场论战的核心在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坐标偏移。意公子团队“强制阐释“虽能制造话题,却割裂了历史人物与其时代土壤的有机联系。简单冠以“镇压人民”的标签,实属断章取义。当流量逻辑主导历史书写,考据严谨性往往让位于叙事戏剧性。

 

23

 

随后,密州现代所在地的诸城市苏轼文化研究会,发出关于《人生得遇苏东坡》一书致意公子的公开信。“郑重呼吁您,立即采取行动,召回存在错误表述的书籍,以实事求是、虚怀若谷的胸怀回应读者的质疑,尽快消除此次事件给苏轼研究领域带来的负面影响,切不可对读者和粉丝的声音充耳不闻,置之不理。“

公号“传播苏氏文化”发出一系列文章,如《“意公子”乱扣帽子,东坡后裔强烈谴责,要求其道歉》等,部分苏轼后人组织联合向新闻出版署发信。

与此同时,一些护花使者也开始发文,力挺意公子。《意公子被口诛笔伐,至于吗?》认为苏轼是封建时代官员,镇压人民也是可能的,并批评苏学会的人士借机“蹭热度”。

然而,即使无心抄错,不代表没错,也不意味着可以不改错。

公众的关切,并非对于瑕疵的零容忍,更非源于对“网红原罪”的偏见。而是来源于错误已经被勘察之后,期待及时纠正错误。

出错的折叠小册子,修改成本原本并不高。然而,网友在意公子平台留言,其团队却在却在视频号、公众号等多个平台大量删评控评。半年过去,意公子团队没有任何公开回应,错误内容的书籍继续售卖畅销。

 

二、  “设套苏学专家”涉嫌虚假宣传?苏学会吃哑巴亏,成审核漏洞挡箭牌?

 

相比不回应不改正错误,更让人惊讶的是,此书出版的“设套苏学专家”行为?苏学会副会长李公羽质疑的书,竟然是苏学会副秘书长审核?

《人生得遇苏东坡》扉页打着:“中国苏轼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清泉审核”。多场直播意公子也一直吆喝苏学专家审核。

本人与刘清泉老师联系得知,果麦编辑找他时,他就表明自己四川省苏轼研究会的身份,自己早就不在中国苏轼研究会了。而中国苏轼研究会也并未正式注册,只是民间说法。

刘清泉老师微信回复原文:“书稿是我审的,不过我审稿意见署名是:四川省苏轼研究会副会长。大约是产品经理刘某东看了网上以前弄的简介。我与意公子没有交集,是果麦联系我的。”

这种出版社行为,无异于公然伪造学术信用凭证,将专业权威异化为营销道具。

为什么不要求其撤掉书籍虚假宣传语?四川省苏轼研究会的领导表示,刘清泉审核是私人行为,不该带着官方的头衔,而中国苏轼研究会这个实体组织并不存在,没有注册。他们也无法用四川省苏轼研究会的名义抗议。

苏学会的名号被利用,实际却吃了哑巴亏,陷入尴尬的局面。

书籍作为“长存的知识载体”,出版流程设有严格的“三审三校”,特别是对史实、引文的专项核查。然而在《人生得遇苏东坡》的出版过程中,这一机制形同虚设,学界刘清泉老师成了“替罪羊”和意公子无责的盾牌, 即便书籍付印后发现问题,亦有成熟的补救机制:就在2024年,电子工业出版社在核实《儿童版历史大百科》中存在事实性错误后,主动召回和下架所有在售的书籍,然后销毁。在重新通审印刷后,并为消费者补寄正确版本以示歉意。

书籍因内容不当而召回的案例不胜枚举,反观这次意公子团队、果麦文化及太白文艺出版社,对于舆情,至今也并未作出任何公开回应,面对消费者致电问询,也是以各种理由进行搪塞,拒绝对事实错误回应。

  有网友给意公子团队所在的厦门、上市公司果麦文化所在的杭州,太白文艺出版社所在的西安打电话投诉。厦门回应,小册子出错非书籍本身。杭州回应出版社是西安的,与杭州无关。而西安方不处理,就提示已办理。

按国家《出版管理条例》第二十六条, 危害民族优秀文化传统,可追究责任。严重时,吊销许可证。然而,此事的三不管,显示出版知识生产系统的“纠错功能”陷入瘫痪。

 

三、热卖牟利书籍,竟有厦门公共文化基金资助?质疑专家疑遭网暴?

     

  2025年8月1日,单单果麦文化的微信小店,此书销量显示已突破8.9万册。

而这本书,还获得了官方的资助。意公子书封写着,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。有人疑惑:流量网红做节目,很多地方高价收费。某轨迹地负责人称一度要价近100万。网红出书也需要官方公共资金的资助,是否有必要性?

如今海量粉丝仍在缺乏辨析的情况下,继续追捧消费意公子书籍。有人喊话质疑的苏家后裔赶紧去测DNA。而质疑意公子的李公羽会长,遭到疑似黑公关文章攻击和人肉搜索,恶毒语言让人难以启齿。

 

21

 

无独有偶,此前,陈丽君说红楼梦出错后道歉,质疑陈丽君的教授苗怀明也被网暴。“被各种问候祖宗十八代,铺天盖地的网暴直到陈丽君致歉也没有停止。”

在陈丽君事件中,虽有观众指出其错误,但大量粉丝以“不必较真”、“艺术解读可以自由”等理由为其辩护。一旦偶像犯错,不容置疑,不容批评,甚至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维护偶像的形象和地位。部分受众对“网红权威”的情感依附压倒了理性批判能力,形成一种认知上的“惰性依赖”。

而全国政协委员意公子作为公共人物,和董宇辉等网红的性质不同,更需要承担公共责任。当错误的历史叙述通过拥有3500万粉丝的“意公子”等大V广泛传播,被包装为“人生智慧”或“文化感悟”时,很可能渗入大众的历史认知图景,扭曲公众对苏东坡历史人物精神内核的理解,造成历史扭曲的代际断层。

意公子事件并非孤例,它们是流量时代文化传播异化的症候性呈现。当知识被压缩为可快速消费的“网红金句”,当学术严谨在“涨粉逻辑”前节节败退,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历史真相,更是知识传播应有的尊严与对文化的敬畏。

“左公子向北走”在《意公子,你为什么不道歉》一文,写到这事暴露了文化网红的脆弱性。从于丹再到意公子,该有的底线还是得坚守的。真正热爱苏东坡和传统文化的人,还是得自己读书和思考,这个偷不得懒。吃别人投喂嚼过的剩饭,不仅没营养,而且可能有毒。

网红极化的马太效应,让她不断获得社会资本,媒体将她当文化楷模,地方高价邀请,政协委员名号滚流量。意公子,之前为传统文化传播做了贡献,如今也损害了公共利益。

面对意公子的持续沉默,有网友评价:“与其说她爱苏东坡,不如说她更爱名和利”。

 

22

 

知错就改,善莫大焉!期待意公子面对各方质疑,能够积极公开面对,纠正错误。如果一味追逐流量利润,忽视文化责任,终会被流量反噬,跌落神坛。

致敬诸城市苏轼研究会等此前公开发声!期待四川省苏轼研究会、各苏学机构、爱坡人士共同发声,要求意公子改错,公开道歉,删除“中国苏轼研究学会”审核虚假宣传语。

 

 

24

 

恳请新闻出版部门介入,维护《出版管理条例》权威!敬畏历史,东坡文化需要浩然清风维护。(本文作者:守护苏东坡云村评论员)

【编辑:苏循堂】

(责编:sxt18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