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知识宣传周收官!富德生命人寿漯河中支教您识破电信网络诈骗

2025-09-16 16:36:16  来源: 华族兴网
分享到:

近期,富德生命人寿漯河中心支公司(以下简称 “漯河中支”)“金融知识宣传周” 活动收官。作为系列宣传的压轴一期,本次活动紧扣 “提高警惕,严防电信网络诈骗” 核心主题,通过拆解高频诈骗手法、普及实用防范技巧,助力市民筑牢资金安全 “防火墙”,切实守护自身金融权益。​
四类涉金融诈骗高发,这些套路需警惕​
“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迭代速度快、隐蔽性强,其中涉金融、保险领域的骗局,因与市民日常理财、保障需求相关,最易让人放松警惕。” 漯河中支金融知识宣讲团队结合近期各地侦破的真实案例,梳理出四类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高发诈骗类型,特别提醒公众重点防范:​
套路一:冒充保险客服 “薅羊毛”​
不法分子精准获取市民投保信息后,伪装成保险公司客服,以 “保单升级享更高收益”“前期投保信息有误可补偿退款”“老客户专属礼品申领需核对信息” 为借口,通过电话、短信主动联系投保人。在逐步获取信任后,以 “办理手续需验证”“领取福利需绑定账户” 为由,诱导对方提供银行卡号、密码,或索要短信验证码,甚至要求向指定账户支付 “手续费”“工本费”,最终实现账户资金转移。​
套路二:虚假征信诈骗 “踩雷”​
骗子冒充银行、网贷平台客服,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受害者 “存在不良征信记录”,并编造 “若不配合注销账户 / 调整额度,将影响房贷、车贷申请及后续信贷业务” 的虚假后果。待受害者产生焦虑后,以 “协助修复征信” 为幌子,引导其从各大网贷平台借款,并要求将借款资金转入所谓的 “安全账户” 进行 “资金验证”,实则将钱款非法据为己有。​
套路三:虚假投资理财 “割韭菜”​
不法分子通过微信、QQ 等社交软件,以 “免费荐股”“高额理财回报” 为诱饵,将受害者拉入 “荐股群”“投资交流群”。群内 “导师”“托” 相互配合,频繁晒出 “高额盈利截图”“客户感谢反馈”,营造 “投资必赚” 的虚假氛围。待受害者心动后,引导其在自制的虚假投资平台投入资金,初期会返还小额收益以增强信任,一旦受害者大额投入,平台便会突然关闭,无法提现,骗子也随之失联。​
套路四:冒充公检法 “施压”​
诈骗分子冒充公安局、检察院、法院工作人员,通过电话告知受害者 “涉嫌洗钱、非法交易等刑事犯罪”,并以 “案件涉密” 为由,要求受害者不得向他人透露通话内容。为进一步施压,还会通过短信发送伪造的 “通缉令”“冻结通知书”。在受害者恐慌之际,以 “证明清白需冻结资金” 为借口,要求其将名下所有资金转入所谓的 “国家安全账户”,以此骗取钱款。​
  “三不一多” 原则记心间,识破诈骗有妙招​
针对上述四类诈骗套路,漯河中支宣讲团队结合监管部门指导意见与实际案例经验,总结出 “三不一多” 防范原则,帮助市民快速识别诈骗,避免财产损失:​
不轻信:接到自称保险、银行、公检法等机构的来电或短信,切勿盲目相信对方身份。正规金融机构、司法机关不会使用个人手机号、非官方虚拟号码联系客户,更不会以 “账户异常”“涉嫌犯罪” 等理由随意施压、恐吓。​
不泄露:银行卡密码、短信验证码、卡片安全码(CVV 码)是保障资金安全的 “核心防线”,无论对方以 “身份验证”“账户解冻”“业务办理” 等何种理由索要,均需坚决拒绝透露。凡是主动索要此类信息的 “客服”“工作人员”,均为诈骗分子。​
不转账:无论对方编造 “账户冻结需解冻资金”“征信修复需验证资金”“安全验证需转账” 等何种理由,只要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,一律判定为诈骗。需明确牢记,公检法机关、正规金融机构均无 “安全账户”“验证账户”。​
多核实:遇到可疑情况,应立即挂断电话,通过官方渠道自主核实。例如,涉及保险业务可查询保险公司官方 APP,或拨打富德生命人寿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95535 确认;涉及征信问题,可通过 “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” 官网(www.pbccrc.org.cn)或线下网点查询。切勿使用对方提供的电话号码、链接进行核实,避免陷入 “二次诈骗”。​
 机构郑重声明:守护客户资金安全,拒绝 “非官方交易”​
活动收官环节,富德生命人寿漯河中支发布郑重声明:公司始终严格遵守国家金融监管规定,绝不会要求客户在非官方平台(如私人微信、第三方不明链接)进行交易,绝不会以 “保单升级”“退款补偿”“礼品申领” 等名义索要客户银行卡密码、短信验证码及卡片安全码。​
“若市民接到涉及我司业务的可疑电话或信息,无法辨别真伪,可第一时间前往漯河中支线下网点,或拨打富德生命人寿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95535 核实,避免落入诈骗陷阱。” 漯河中支相关负责人表示,未来公司将持续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,通过社区驻点宣传、网点主题讲座、线上短视频科普等多种形式,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,帮助更多市民提升风险防范意识,共同营造安全、健康、有序的金融环境,助力市民 “守护钱袋子,共共享美好生活”。(邱丽丽)

(责编:wyc1290)